主们上门要求退钱,甚至有人扬言要告他们欺诈。
蔓菁急得团团转,半宿没睡,眼下通红一片。
她早就想向大娘子求助,可那日,无意听到王砚秋与李紫芙聊上个月的分红,两个人竟有五十贯之多。
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。
李紫芙能分这么多钱,那就肯定给大娘子赚了远超这个数额的钱。
但她呢?
大娘子会花了七十贯投这个连店铺都没有的小摊贩,不就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么?
若她替大娘子赚不到钱就罢了,还亏钱,那她还有什么脸面跟李紫芙比?
男人抢不过也就罢了,搞钱还搞不过么?
于是,她又憋着一口气,誓要证明自己。哪怕不能真正解决,也总要给大娘子提供一个方案。
人,不能伸手向别人要一辈子。
蔓菁冷静下来,将这段时日加盟商的流水看了一遍又一遍,除了橘子茶,这段时日,卖的最好的,便是冰镇类的饮品。
可惜京城这出人意料的炎热,让所有人都没来得及备冰,冰价自然水涨船高。
大娘子说过,价格与销量是成反比的,既然原料上涨,冰块又一时供应不上,那就先涨冰饮的价格。
只是,光涨价格,没人会买账,还是得让别人觉得贵有贵的理由。
像她这种下人,肯定不会买贵的饮品。
但那些官家大小娘子就不一定了。
她们最喜欢赶时髦,之前谁家从江南来京城,带了壶太湖的水,一下子就成了京城贵人圈里的新风尚标。
对啊,有太湖的水,那自然也会有太湖的冰!
贵,得贵得有道理!
想到此处,蔓菁立即有了主意,开始提笔写解决方案。
糖价涨了,可以换成别的甜味,蜂蜜就是不错的选择?
至于茶叶,这个更容易。
茶叶最初也是入药的,所以李家药铺的钱四,从四川福建进药时也偶尔会采买一些茶,只是因为量少,价格贵。
她打听了,只是因为蜀地茶商过剑门关,每担要多缴两百文的木皮税,所以至少需要一次性采购百斤,才划算。
按照雪记最近的销量,大约能买个三四十斤,只是余下的怎么办呢?
对了!
京城因为茶价上涨,受影响的饮子铺,又不止雪记一家。
茶楼酒楼,只要卖茶饮,或多或少都有影响,她可以一家家去问,收点定金,凑齐百斤后就去订货。
她喜不自胜,赶紧提笔写下。
然后,又算了算所需成本,跟可能的风险,反复检查几次后,才交给任白芷过目。
任白芷捏着方案,眉头微蹙,盯了许久。
蔓菁站在一旁,心里七上八下,忍不住问道:“哪里不好么?”
“就目前遇到的问题来讲,这方案做得还不错,七八成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。”任白芷缓缓道,语气中难得透出几分肯定。
蔓菁眼睛一亮,随即又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,紧张地追问:“还有什么是我没考虑到的?”
她的迫切让任白芷有些意外。时至今日,这饮子铺的事已过去大半个月,原本她以为蔓菁不过是三分钟热度,如今看来,竟是不减反增。
她一时无言,随即轻轻叹了口气,耐心解释道:“方法没问题,思虑不周的,主要是具体数字。”
她指尖点了点方案上的一行字:“比如这冰,趁夜运输、麦秆包裹,减少损耗,确实不错。只是,这总冰量,却并未将损耗计算在内。”
“再比如,这茶。”她抬眼看向蔓菁,微微一顿,才继续道,“我看过你的流水账,三四十斤确实足够目前的四个小摊贩。但蜀地到京城,走水路,最快也要十天。这十天内,怎么办?不出摊了?”
蔓菁下意识地绷紧了背脊,额角隐隐沁出薄汗。
“还有——”任白芷顿了顿,目光锐利,“若这十天内,又来了一个想要加盟的,你是同意,还是不同意?”
蔓菁嘴唇微张,却答不上来。她一向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得足够周全,如今才发现,在任白芷面前,竟还是漏洞百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