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04章(2 / 2)

军,阿耶前阵子又命薛尚书在朔安城外选拔训练人手对神霖军加以扩编,如今朔安城内外神霖军已有三万,想来藏在暗中的人对此犹有忌惮。

“如今敌暗我明,咱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姑且静观其变。我现下便去寻薛尚书,请他早做准备。”

李汝萤握在李玉稚腕上的力道重了几分,“五姊,如今我不常在宫中,阿耶的安危便全系在五姊身上了。”

李玉稚道:“你放心,一旦宫中有任何风吹草动,我必定前去寻你。”

-

在皇帝称病不朝的时日里,起初朝臣们在崔相的统领下各司其职,彼此配合倒也一如往常。

但随着时日的增加,朝臣们眼看足足半个月没能见到皇帝,表面平和的朝堂下便不禁暗流涌动起来。

在一番站队过后,朝堂之上眼看便分成了两片天。

其一,是以崔相为首,坚决拥立太子的清流党人,以士大夫居多。

其二,则是以或曾追随俞家,或曾受过俞家恩惠的朝官所组成,拥立齐王的党派,这些人以武将居多。

原本两者之间的博弈并未放到明面上,可随着日前秦州地震的消息传来,两党的纷争就此摆在了明面上。

据查,此次秦州地震,江溢山裂,致使秦州大半的房舍屋宇崩塌毁坏,更是因此压死了四千余名官吏百姓,秦州百姓流离失所,秦州眼看便要饿殍遍野。

按照惯例,朝廷需要派遣朝中重臣前往秦州祭祀山川,并抚恤赈济灾民。

然而这个人选却迟迟敲定不下。

崔相认为可派遣尚书右仆射张含之前往。

但齐王一党却认为,皇帝龙体抱恙外加秦州地震,是上天动怒,如今皇帝昏迷不能下发罪己诏,但却需要由皇室宗亲亲自前去秦州向神灵请罪。

因而,他们的人选则是齐王。

此前朝中的普通事宜,俞皇后大多按照崔相的意思加以办理,但在秦州一事上,却毫不让步。

在听闻此事后,雾月对此颇为不解。

“公主,去秦州一路舟车劳顿,到了秦州后需要统辖的事情也那般繁多,奴婢觉着这完全是个苦差事,为何齐王还要争抢?”

李汝萤道:“担着赈灾使名头的会是齐王,可实际去操作的却不会是他。倘若他去赈灾,秦州赈灾诸事都可由他自行随事处置,无人与他计较。此事了结后,也可将他的贤王之名远扬四海。”

雾月道:“那公主是担心,齐王贤名太盛,会威胁日后太子殿下的地位?”

李汝萤道:“这只是其次。听闻秦州尚有余震,我担心他因自身安危,将事情全都囫囵推到底下差役身上,届时稀里糊涂,反倒耽搁了对秦州百姓的救助。

“更何况,齐王先前只不过在京兆府挂了虚衔,若论具体办事决断的能力,又怎能比得了为官已有二十载的张相。”

雾月道:“那难道不能令张相与齐王一同前去?”

李汝萤道:“张相虽确有才干,却不似崔相般刚正,倘若齐王在,恐怕他的才干便要收拢起来了。”

雾月蹙眉:“可是这般僵持下去,秦州百姓死伤不是会更多?”

李汝萤叹气:“归根结底,还是阿祐尚且年幼,做不得朝官的主。”

事情最终,以崔相亲自前往秦州达成了共识。

崔相这一去,原本朝堂上的平衡就此打破。

朝中作为百官之长的左丞相离开京师,议事堂的决策权便落在了右丞相张含之身上。

张含之为人圆滑,朝中大事从不轻易表明立场、意见,因此在崔相走后,朝中的事务大多按照俞皇后的意见决断。

原本追随太子与崔相的士大夫们处处被压制,心中愤懑不平,又忧心朝政自此被皇后把持,致使朝堂乌烟瘴气。

他们在找寻太子无果后,最终找到了李汝萤的头上。

士大夫们以镇国公主按照礼制可以行使监国之权为由,请求李汝萤行使镇国公主的监国之权,请皇后退居后宫,还政于太子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